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8日3版)“中国技术有害论”可以休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美国官员不辞辛苦,在世界各地奔忙,四处兜售“中国技术有害论”,对源自中国科技人员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有一种偏执狂的敌视,不断给人扣上各种各样的屎盆子。但是,人间自有公道在,世人都知道,不论有些人怎么扣屎盆子,香者自香,臭者自臭。
APA调查显示,长达35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美国民众的焦虑情绪推向了最高点。协会曾多次呼吁政府停止关门,因为这对联邦雇员、政府承包商及其家庭的经济来源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APA负责人菲利普·戴维斯表示:“未来不确定性和拖欠工资的压力,对80万被停工的联邦雇员、政府承包商和与政府相关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金钱也是许多美国人压力的来源。政府停摆期间,联邦雇员曾多次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35天的停工导致这群人感到焦虑,增加不健康心理的可能性,甚至会引发产生极端行为。(海外网 张琪)
难题二:主管部门管理权限与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界限不清晰。第一,在“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事业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方式,但放权不等于放任、管理不等于管死、服务不等于妥协,如何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矛盾需要破题。第二,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行使较为充分,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和主管部门管理权界限并不明确,再加上事业单位执行政策基本参照机关(工资、人事、职称等除外),执行起来模棱两可,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很困惑,管或者不管,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各地各单位标准不一,既有“什么都要管的家长制”,也有“什么都不肯管的甩手掌柜”,还有“既想要全面掌握情况又不敢轻易对报批事项表态的谨慎派”。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 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四)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经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区分以下两类机构进行惩处:(一)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利用具有存款本质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 监管套利,由国务院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存款业务予以规范,足额补缴存 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并予以行政处罚。
7月30日,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中国人保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40%-60%,中国太保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将增加96%左右。7月29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已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增公告。上市险企下半年布局规划也浮出水面。从负债端看,各大险企近期召开的半年度工作会议纷纷作出部署,强化对标,加快重点市场突破,聚焦价值效益,增强盈利能力,激发基层活力和动力。从资产端看,债券绝对收益率处于低位,非标资产仍有相对优势,固收资产仍是险资布局的主战场;股票市场总体处于估值低位,具有长期战略配置价值,险资将选择低位建仓;持续参与科创板打新之外,待科创板股票估值回归,险资也有望加大配置比例。
一是设置投资者准入门槛。要求证券公司为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开通沪伦通下CDR交易权限时,应当按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对投资者的开通申请进行评估,并充分告知沪伦通CDR投资风险。二是明确发行人法律责任。要求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应当参与CDR发行,依法履行发行人、上市公司的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